​片麻岩分布地区如何找水?

2021-10-27
分享到:
返回

片麻岩在我国分布相当广泛。片麻岩一般都是比较古老的岩层,由于经受过多次地光运动的作用,构造裂隙密集,再加上片麻岩晶粒粗大,矿物成分复杂,因此,片麻岩的风化裂隙十分发育。


片麻岩风化裂隙中的潜水,富水性比较均一,水位埋藏比较浅,泉水露头普遍,但水量较小,沟谷中往往长年水流不断,所以,座落在片麻岩分布地区的村庄,一般不缺乏生活用水。


除了风化裂隙水以外,在片麻岩分布地区还有构造裂隙水。构造裂隙水水量比较丰沛,并且往往具有承压的性质。


在片麻岩分布地区寻找地下水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



1.寻找风化裂隙水



片麻岩的风化壳是风化裂隙水赋存的场所。风化裂隙水的多少,除了气候因素以外,主要取决于风化裂隙的密度、风化壳的厚度、补给面积以及所在地区的地貌特征。


由于风化壳的厚度有限,地下水水位不深,所以就出现了“山有多高,水有 多高”、“五台山 上水不断”、“泰 山顶上 出清泉”等等给予人们印象十分深刻的景象,


风化壳的厚度、补给面积以及所在地区的地貌特征。由于风化壳的厚度有限,地下水水位不深,所以就出现了“山有多高,水有 多高”、“五台山 上水不断”、“泰 山顶上 出清泉”等等给予人们印象十分深刻的景象。


风化裂隙水虽然分布普遍,但是水量有限,只是在找不到构造裂隙水或是需水量不多的情况下,才开采这种风化裂隙水。


 风化裂隙水找水技巧:

1、片麻岩风化裂隙发育的深度与气候条件有关,我国北方片麻岩风化深度要比南方浅些,采水竖井的深度不应超过风化裂隙带的深度。生活用水的竖井,深度一般只有5~6米,灌溉的大口井,深度一般也不超过20米。


2、作为饮用水源,这种浅的竖井应该布置在风化壳较厚、汇水条件较好的“掌心地”。


3、作为灌溉水源,大口井应布置在集水面积较大的沟谷之中,井径应该大一些,一般可以挖直径20一30米的大井,这样不仅截水面积大,而且可以起到蓄积地下水的作用。


4、片麻岩风化裂隙深度有限,水量不大,因此,一般不宜施工管井。


5、片麻岩岩层中往往夹有片岩。片岩的片理比较发育,但风化裂 隙略逊于片麻岩,它的含水特点与片麻岩相似。




2,寻找断层破碎带的构造裂隙水



在片麻岩分布地区,小的断层不易发现。大的断层,在地形上往往有所反映:沿断层的分布地带常常形成沟壑和垭口,或者有泉水出露。


宽度比较大、没有胶结的断层破碎带,在具有补给的条件下,含水比较丰富。


在断层破碎带附近,也可以施工管井开采地下水。

 断层破碎带找水技巧:

1、井位应布置在断层的上盘。井位距断层的距离不可过近,否则井筒可能在地下水水位以上穿过破碎带,以致所穿过的破碎带中不含地下水。井位距断层的距离须视断层的产状和规模而定。钻孔的位置,一般距断层30-80米;深度不大的大口井,距断层1-10米左右。


2、刚性岩石裂隙充填物较少,裂隙水比较富集。


3、构造的复合部位,尤其是火成岩脉穿插较多的地段,构造裂隙水比较丰富。




3.寻找岩脉附近的构造裂隙水



酸性岩脉(石英岩脉、花岗岩脉、伟晶岩脉等)一般比片麻岩耐风化,是相对的隔水层,在岩脉与片麻岩的接触面附近,裂隙发育,比较富水。基性岩脉(煌斑岩脉、橄榄岩脉、角闪岩脉等)比较少见,它们比片麻岩更易于风化。


在具有适当的补给条件下,在阻水岩脉的上游一侧,可以施工大口井。

 岩脉附近找水技巧:
1、所选择的岩脉,宽度一般不应小于1米,延长不应小于200米倾角不应小于 45°,岩脉走向与地形倾斜方向最好近于垂直。


2、井位的上游要有一定的补给面积,作为小型的灌溉水源,一般补给面积不应小于0.5平方公里。


3、开挖水井,一般不宜打穿岩脉,否则,可能引起地下水向下游漏失。只有在地形十分平缓,岩脉又比较狭窄的地方,可以打穿岩脉。这样的地方,地下水也十分平缓,打穿岩脉,可以争取岩脉两侧的构造裂隙水同时流向井内。


4、在岩脉的上游一侧、沟谷的底部,雨季如果有清水出流,说明地下裂隙发育,水位埋藏不深,开挖水井更有把握。


5、在适当的条件下,在岩脉的上盘,也可以施工管井。



想了解更多勘探、找水知识,

扫码加入艾都勘探学院。

艾都勘探48年物探勘查等技术服务经验,

竭诚为您服务。




在线留言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发展历程
荣誉资质
研发团队
员工风采
部分用户
产品中心
找水仪器类
专业物探类
工程检测类
航空物探类
轻便钻机类
考古探索类
停产其他类
行业应用
解决方案
应用案例
服务支持
操作视频
资料下载
售后政策
常见问题
在线资料
新闻资讯
公司动态
展会信息
行业资讯
开发日志
员工登录 ERP登录
版权所有:桂林理工水文地质勘查研究院 桂ICP备16006381号-1

在线咨询

销售热线

400-902-5836

在线留言

TOP